实体瘤
641PANEL
641PANEL肿瘤用药基因检测是面向泛实体肿瘤患者精准用药需求,依托高通量测序技术推出的多基因检测产品。根据临床需要,可灵活选择组织、血液、胸腹水等多种样本类型,针对肿瘤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和化疗相关基因靶点进行全面检测及专业解读,最大范围地识别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,辅助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。
送样要求
送检方式 | 样本要求 | 保存及运输方式 | 运输时间 |
---|---|---|---|
组织送检 | 样本一:新鲜组织≥50mg(黄豆大小);穿刺样本2-3条≥1cm 样本二:蜡块或石蜡切片≥15片,厚度≥5μm,面积≥1cm2 样本三:2~3ml外周血(EDTA采血管) |
常温(15℃—25℃)运输 | 三天内送达 |
血液送检 | 10ml外周血(游离DNA保存管) | 常温(15℃—25℃)运输 | 三天内送达 |
肺癌精准用药基因检测方案
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,2020年我国新发肺癌病例约81.6万,死亡病例约71.5万,均居恶性肿瘤首位!随着工业化、城市化进展所致的空气污染及吸烟率居高不下,肺癌的发病率仍呈明显上升趋势。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,其中NSCLC最为常见,占所有肺癌的85%,约75%的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,5年生存率很低,患者的远期疗效和生活质量亟待提高。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,为晚期的非小细胞癌患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。
靶向药物极大的改善了肺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时间。21世纪初,随着第一个EGFR靶向药物吉非替尼的上市,肺癌开启了精准的靶向治疗时代。随着三代药奥希替尼的获批,EGFR靶向药物进入了“三代同堂”的时期,多种治疗药物的出现,使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拥有比以往更多的选择。然而肺癌异质性较强,大部分患者很少能够找到共同的靶点。研究发现肺癌患者体内可以改变正常蛋白表达的基因突变高达150种,只有携带特定分子遗传标记的人群才可从中受益。因此肺癌治疗的伴随诊断就显得尤其重要。
免疫治疗为晚期NSCLC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,然而NSCLC的免疫治疗特别是ICIs的临床应用,在国内刚刚起步,在如何选择优势人群、确定治疗方案、疗效评估、不良反应的处理以及药物使用禁忌症等方面尚缺乏经验,因此开展相应的伴随诊断工作也十分重要。
送样要求
送检方式 | 样本要求 | 保存及运输方式 | 运输时间 |
---|---|---|---|
组织送检 | 蜡块或石蜡切片≥10片,厚度≥5μm,面积≥1cm2 | 常温(15℃—25℃)运输 | 三天内送达 |
血液送检 | 10ml外周血(游离DNA保存管) | 常温(15℃—25℃)运输 | 三天内送达 |
胃癌精准用药基因检测方案
2021年1月,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,2020年全球胃癌新发108.9万例,死亡76.9万例。其中,中国的发病和死亡例数均占了全球将近一半,位居世界榜首。胃癌早诊率低,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,晚期治疗原则以全身化疗为主,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少于一年,传统化疗药物的疗效已趋平台,进一步研发新型分子靶向药物成为提高疗效的关键 。
从作用靶点上看,目前有成效的胃癌靶向治疗仍集中在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-2(HER2)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(VEGF)通路。然而二者在晚期胃癌患者的占比较低,分别是16%和3%[2]。因此靶向用药的实际使用率较低,开展相关伴随诊断十分重要。
送样要求
送检方式 | 样本要求 | 保存及运输方式 | 运输时间 |
---|---|---|---|
组织送检 | 蜡块或石蜡切片≥10片,厚度≥5μm,面积≥1cm2 | 常温(15℃—25℃)运输 | 三天内送达 |
血液送检 | 10ml外周血(游离DNA保存管) | 常温(4℃—25℃)运输 | 三天内送达 |
结直肠癌精准用药基因检测方案
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,根据2018年《中国结直肠癌肿瘤早诊筛查策略专家共识》统计显示,每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42.92万人,死亡病例28.14万人,防控形势严峻。并且结直肠癌发病在我国呈现城市快速增长、农村平稳增长、城市显著高于农村的特点。从新确诊患者的年龄分布来看,确诊患者的中位年龄已经从2001~2002年的72岁降至2015~2016年的66岁。其中,50岁以下人群中将诊断出近1.8万例结直肠癌,占所有新发病例的12%。值得注意的是:肠癌发病年龄正在年轻化。然而随着以西妥昔单抗等靶向药物的出现,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有了显著改善。晚期患者的2年生存率,从1990年代中期的21%提高到2009-2015年的37%。直肠癌比结肠癌的改善更为明显。但是,具有KRAS、NRAS或BRAF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由于对靶向药物反应不佳,预后较差。为此,在美国癌症治疗指南NCCN中明确指出,结直肠癌患者在使用西妥昔单抗前,必须检测KRAS、NRAS和BRAF基因的突变状态。
送样要求
送检方式 | 样本要求 | 保存及运输方式 | 运输时间 |
---|---|---|---|
组织送检 | 蜡块或石蜡切片≥10片,厚度≥5μm,面积≥1cm2 | 常温(15℃—25℃)运输 | 三天内送达 |
血液送检 | 10ml外周血(游离DNA保存管) | 常温(4℃—25℃)运输 | 三天内送达 |
乳腺癌精准用药基因检测方案
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全世界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。最新数据显示,2020年全球女性新发癌症923万例,占总数的48%,其中女性乳腺癌新发226万例,远超女性其他癌症类型。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,2020年有41.6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,11.7万人死于乳腺癌。在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中,约3%~10%的患者在确诊时即有远处转移。早期患者中约有30%可发展为晚期乳腺癌。乳腺癌患者的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0%,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~3年 。
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、放疗、化疗、内分泌治疗、生物靶向治疗、中医治疗等。其中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显著,已成为了晚期癌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。随着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不断出现,治疗方案不断更新,使乳腺癌的临床治疗进入了全新的分子靶向治疗时代。随着对乳腺癌分子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展,分子检测在指导乳腺癌分子分型、预后判断、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制定和靶向治疗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。开展相关伴随诊断可以为患者筛选出有效治疗方案,节省无效治疗时间和费用,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,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。
送样要求
送检方式 | 样本要求 | 保存及运输方式 | 运输时间 |
---|---|---|---|
组织送检 | 蜡块或石蜡切片≥10片,厚度≥5μm,面积≥1cm2 | 常温运输 | 三天内送达 |
血液送检 | 10ml外周血(游离DNA保存管) | 4℃—25℃运输 | 三天内送达 |
建设中……
建设中……
建设中……